在一个国家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矗在国外,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征信数据及评估,法律和法规的确立和健全,政府和专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教育和研究等。征信数据及评估,即信用评级,是整个信用制度的核心和基矗那么什么是信用评级呢?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或信誉评级,其基本方法是运用概率理论,准确判断出一种金融资产或某个经济主体的违约概率,并以专门的符号来标明其可靠程度。用惠誉国际首席顾问Charles Brown的话说,信用评级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信用评级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受评对象违约风险的大小,而不是其他类型的投资风险,如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再投资风险及外汇风险等等。其次,信用评级所评价的目标是经济主体按合同约定如期履行债务或其他义务的能力和意愿,而不是企业本身的价值或业绩。第三,信用评级是独立的第三方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经验,就各经济主体和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大小所发表的一种专家意见,它不能代替资本市场投资者本身做出投资选择。一、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一般发展历程信用评级具体操作在国外主要有政府主导和民营市场化运作两种形式。其中欧洲部分国家(如法国),亚洲部分国家(如印度)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如墨西哥)是由政府主导推动的,而在世界上信用制度最发达和完善的美国则主要由民营市场化运作。美国的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历程基本上也体现了世界信用体系的发展趋势。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正处于工业化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时期。铁路为交通运输业增加新线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货运需求。由于需要大量资本,许多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融资。这些公司在信用质量上存在极大的差异,有的实力雄厚,有的则财务状况不佳,更有甚纯粹就是欺骗,为了兴建子虚乌有的铁路和工厂发债。当时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缺乏可靠的金融信息,也很少有评估债券信用风险的方法。1890年,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开始编写美国公司财务信息手册,并逐步建立了衡量债券倒债风险的评估体系。他在1909年首次对美国铁路公司的债券进行评估,其评级手册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欢迎。1918年,穆迪的评级对象开始扩展到外国政府在美国发行的债券。随着投资者对评级服务需求的增长,市场上出现了其他信用评级司。1923年,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开始资信评级业务。进入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又经历了一次迅速增长时期,同时投机活动也很猖獗。企业发展很快,但并非都很可靠,很多公司利用股票和债券市场为不大现实的发展计划筹资。在30年代大萧条之前,信用评级的使用并不广泛。但在大萧条中,大量公司的破产导致债券倒债频繁,投资者因此损失巨大。大萧条的教训使投资者认识到资信评估的重要性,信用评级作为帮助投资者作出适当投资决策的工具,其意义更为明显。监管机构也确认资信评级在为投资者提供保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管理部门限定公共养老基金投资的债券种类,限制对高风险债券的投资,借助等级作为投资的准则,限定这些投资只能用于购买评级机构列为“投资等级”的债券。大萧条之后,信用评级成为债券投资和定价的标准模式。投资者利用评级作为他们选择债券投资时,所能承受的风险水平的依据。投资者根据债券的评级,确定他们对债券收益的要求,按照投资报酬与风险挂钩的原则,对高风险债券要求较高的收益回报。然而,在1967年之前,金融市场对评级服务的需求不大,这主要是由当时美国的利率低而稳定以及债券二级市场相对较小的特点决定,证券组合管理无所作为。但是,到了60年代末,由于越南战争的升级,伴随着政府大量的社会福利开支,美国经济开始遭受高通货膨胀的侵袭,高利率时代随之而来。高等级公司债券的利率从原来稳定的4-5%上升到70年代中期前所未有的10%水平,债券市场由此受到高通胀和更大的信用风险的双重打击。当7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严重衰退时,冲击也达到顶点。公司利润下降,制造商大量削减生产。深受经济循环周期影响的宾夕法尼亚州中央铁路公司因不堪承受沉重的财务压力,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当时美国金融史上最大的倒债事件。“宾州中央铁路公司破产案”标志着现代信用评级业的开始。该公司破产时,尚有16亿美元的债券和1.25亿美元的商业票据没有偿付。虽然市场已经开始认识到信用风险的与日俱增,但在“宾州中央铁路公司破产案”发生之前,商业票据市场实际上被视为没有风险。虽然发行公司中明显地存在信用差别,评级机构几乎为所有的商业票据发行者都标识最高等级。宾州中央铁路公司的破产使投资者意识到信用质量的问题,而发行公司也力争与他们认为“较差的”信用有所区别,市场对资信评估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美国债券发行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二级市场的交易量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商业票据发展迅速,在场上取代了传统上由银行扮演的对企业的短期贷款者角色。至此,信用评级已成为不断发展和具有更大风险性的资本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国资信评估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对于同一受评对象,投资者坚持要有至少2家评级机构的评估,他们不愿只依赖一家评级机构的判断,要求有第二种意见。投资者认为,有2家独立的专业评级分析公司共同对一家企业进行分析更为可靠。通过评估机构之间的竞争得出高质量分析报告的做法被市场广泛接受。
对于欧洲而言,其债券市场直到1981年才开始迅猛发展。虽然在1987年、1990年和1992年曾有若干下降,但从整体上看,20年来市场增长了10倍。二、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方向中国信用评级业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而诞生的,是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与我国金融市尝证券市场的建立健全相伴相随,为规范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发挥了重大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经济间接调控体系中社会资信状况监督体系的核心环节。中国开展信用评级已具备了坚实的根基。各类机构、企业已开始逐步从“国有国营”走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其面临的风险已逐渐由国家完全承担转化为由企业自身承担。信用评级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市场经济规则,信用评级机构的性质、机构的审批与组建以及机构的运作,一开始就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信用评级体系的合理性、评级分析与判断的可靠性和评级工作的客观性是保障评级质量的三大要素,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接受与信任程度是评级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信用评级业刚刚起步,被评主体与投资者对评级的认识还很肤浅,评级的功效范围受到了制约。虽然我国信用评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来说仍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评级市场运作不规范,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缺位,评级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风险程度;由于地区封锁和行业分割造成的评级标准的巨大差异,使信用评级失去客观基储使评估业缺乏提高质量的基本条件;各种中介机构以纷纷涉足,使行业社会形象受到损害等等、面对这种状况,需要我国的资信评估业深入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我国资信评估市场的需求是趋于旺盛的资信评估业的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市场对资信评估产品的需求。在我国特有的国情夏,这种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推动。最近一系列的动向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启动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资信评估的商场需求。这对中国资信评估业的发展来说,是个令人振奋的利好消息。1、中小企业贷款制度改革和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贷款试点,是资信评估培育中小企业市场的大好机遇。我国信用结构的特点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目前几乎100%的个人信用和80%的企业信用都来自商业银行。目前信用评级的主要市场是信贷市场,启动企业对资信评估业的市场需求,关键是启动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市场需求。让广大中小企业通过资信评估获得银行贷款支持是一条可尝试的有效途径。由于种种原因,商业银行贷款始终偏爱大企业。而近年央行和银监会都有明确的政策表示开启小企业贷款制度改革。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先后宣布将进行中小企业信贷改革试点。显然,银行信贷结构这种渐进性战略调整为我国资信评估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好机遇。2、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进行信用评估,预示着信用评估业务范围的扩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4年22号文件,要求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进行信用评估,并制定了信用评估机构业务规范的条款。这预示着中国信用评估业从区域性的信贷资信评估、少量资本市场的债券资信评估逐渐扩展到货币市场的资信评估。这既是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产品定价准备着组织的、机制的、制度性的框架,也为我国评级市场的层次性分工提出了机遇。3、资本市场的发展、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转变和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化,都将对资信评估产品提出市场需求。首先,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债券和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将会相应发展。其次,随着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转变,监管部门将越来越多地使用评级结果,也将促进评级业的发展。再次,随着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化,社会各界将进一步认识到资信评级机构的重要作用,改变社会失信特别是企业失信的现状,需要资信评估业有长足的发展。资信评级机构作为信用体系的重要构成环节,将在信用中介服务体系中起着基石的作用。(二)构建有中国特色资信评估体系我国资信评估行业已起步20多年仍处于目前状态,相较而言,与我国几乎同时起步的日本、印度等国的资信评估业发展却比较顺利。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恰当的发展道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特定的转型历史条件,造成了社会诚信度低、资本市场落后以及各种利益集团为分享资信评估业利益造成的混乱等矛盾和问题。因此,无论是学习以美国、欧洲为代表的资信评估业“市场驱动的发展模式”,还是移植有些国家“政府法规驱动的发展模式”,都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可以选择的出路,只有从国情出发,兼收并蓄、走有中国特色的资信评估模式。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他们发展情况和信用状况不仅关系着国民经济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因此,强化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和整肃信用秩序,培育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资信评估业发展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资信评估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总之,信用评级业在我国是一个朝阳行业,将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资信评估业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条件下进行的,既要遵循国际资信评估的共同规则,学习国际资信评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